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不懂房事] 地震里想创意地产

2009-1-15 9:18:57| [不懂房事] 地震里想创意地产
http://blog.soufun.com/7202414/2845971/articledetail.htm
刚才准备睡觉的时候,房子突然象车子一样摇晃起来。

这是安静的凌晨。成都。

时间,15日的2点23分左右。

很多QQ群里没有睡觉的TX,立即打出判断的字眼:地震!5级以上!

脑海里还在想今天看的红星路35号项目,地震与地产,再一次相遇,真的是一种巧合。



本来在想创意地产的话题,属于创意产业与房地产的结合,下午专门到已经落成的红星路35号去看了,直观的感受是形式主义感非常强,但入驻的企业并不兴旺。http://www.redstar35.com.cn/

临街的物业,租金只是45元/平方米/月(人民币),不临街的也仅仅是55元/平方米/月,不是高价格的出租型开发,离主流市场,似乎比较遥远。

不能说成都人缺乏才气和眼光,项目本身比理论更重要;

定位和包装就是价值体现吗?

值得怀疑。



从一个基本不熟悉项目的用户角度出发,经营的落地要求,比开发更具细,更重要。

比如,在现场了解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等等。

而项目墙体上的红字标语,物业管理人员的扮相和接待,太艺术化,就必然太孤独。

太做作,反而放弃了更多的用户。



想起去红星路35号前到过的已经落成交付的鼓楼世家,城市中心超高物业,信德开发,是成功的项目,适合投资,适合办公,也适合居住;

想起在看了红星路35号以后顺道所看的蜀信开发的上锦美地,兴蓉投资的城市博客VC时代,两个项目都在建设和销售之中,都有一些文化和艺术的气质和包装;

再想起离开红星路35号以后去的柳浪湾,喝茶、打牌的人满座,很休闲、很成都,是商业运作的好项目;

创意地产在成都要玩好,如果不能深入浅出,如果不能引人入胜,只能悬在半空、曲高和寡。



夜里读瑾慧的一篇文章,是写创意产业的,虽然没有重点写创意地产,却很有启发性,其中也提到了红星路35号,特意转录在后面,作为参考。



2009年1月10日,一场名为“触”的创意派对在成都亮相,这是成都历史上第一场以创意命名的真正意义的派对,约有100余名来自媒体、美术、室内设计及服装设计界的精英人士参与了这次活动,事后对活动的评价褒贬不一。据记者了解,此派对的主要发起人是几位在成都室内设计行业有较高号召力的设计师,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希望能够竖起成都创意产业的旗帜,这次派对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但就在这次尝试中,他们体会到,要想竖起这面旗帜道路维艰。

  目前,国内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行业人士总结到:北京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利,在纯艺术类的创意方面独占鳌头,而上海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做得非常到位,至于深圳,则非常重视对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并不惜以各种优惠政策挖角其他城市的创意人才到深圳创业。提到成都的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受访者一致认为,成都有着极好的土壤,但未来的发展情况,还不甚明朗。

  根据业内惯例,评判一个城市是否算的上真正的创意之都,一般有七大指标,而将成都的现状放到这些指标上去衡量,几乎无一例外的不及格:

  第一,对创意行业有没有政策扶持,比如有没有贷款支持、免税政策、撬动政策、倾斜政策、人才流动政策,诸如此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成都不具备以上政策的任何一项。

  第二,有没有大规模的创意产业园,据不完全了解,上海目前有大型的创意产业园超过30个,而成都,一个都没有。提及近来被热捧的红星路35号,似乎还得不到业内人士的认同,普遍认为其更应该是一个以创意产业为噱头的房地产项目,唯一让人值得欣慰的是它既然提出了这个噱头,至少证明创意产业这个事物已经在慢慢的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第三,有没有设创意奖项,广州设计周要把广州设计周变成一个结合奖,深圳举也拥有了自己的国际创意奖,成都的不少业内人士还曾经获奖,但是在成都,还没有自己的创意奖,优秀的作品要获得认同必须要去别的城市。

  第四,有没有创意杂志,成都没有公开的创意杂志,眼下的情况是,《创意城市》已经停刊,《1314》没有刊号,如果非要说这两本杂志是创意杂志,他们也只算是地下刊物,发行量极小,影响的人群也有限

  第五,有没有大批量的创意团队和名家,这一条,相对乐观,成都具备这个基础,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团队。

  第六,有没有创意节,这里指的是大型的政府举办的创意活动。据了解,成都重来没有过。

  第七,有没有创意民众的需求以及创意集市,之前有报道称,成都市曾着意开辟创意集市,但事实上所谓创意集市在成都被诠释为单纯的摆摊,这显然是一个让人无奈的变异,真正的创意集市可以让商家可能在这里淘到一个价值10万欧元的原创作品,而这显然不是通过摆摊就可以实现的。

  综上所述,七大指标的全线溃败证明,在成都建立创意之都的前景非常堪忧,虽然政府提出了这样的号召,虽然民间对此寄予极高的期望,但要真正成事,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改进,用设计师张晓莹先生的话说,在创意产业的建设方面,成都需要跑步前进,创意力是一个城市下十年的竞争力,取得了这个领域的先机,将会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创造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成都拥有极好的创意团队,目前在全国的排名当在第二梯队,如果能有良好的政策配合和认为推动,当会取得不俗的成绩,但若还不着力改进,恐怕想要保住第二梯队的位置都非常困难,在此也呼吁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

原文炼接:http://home.focus.cn/news/2009-01-14/127841.html



地震里想创意地产,有点滑稽的意味;

成都,肯定会有创意地产的市场,不需怀疑;

路途刚开始,值得更多的关注。



要玩,看是谁来玩了;

怎么玩,考水平;

一般人,很难的。

(本文写于2009年1月15日凌晨3点,刚才摇晃过的成都,院中院,楼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