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將軍澳藍田隧道 擬填海3公頃


【明報專訊】為改善將軍澳隧道擠塞,政府建議耗資約98億元興建全長約6公里的公路、隧道及跨灣大橋,連接將軍澳及藍田。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環評顯示,為興建高架橋連接將軍澳市中心,需要填海3公頃,另外要臨時填海19公頃,竣工後會還原。政府指出,選線方案已避開具保育價值的海洋生物,如菲律賓枝牙鰕公虎魚及星點多紀魨等,施工期間亦會安裝隔泥網避免影響附近的珊瑚群落。
臨時填海19頃 竣工後還原
長1.8公里的將軍澳跨灣大橋,以高架橋為主,環評報告指出,大橋運作階段會產生額外交通流量,增加汽車廢氣排放,由於顧問使用現時空氣質素指標去評估工程對空氣質素的影響,故認為可以達標。
本報翻查環評報告,顯示高架橋運作階段的二氧化氮1小時平均濃度,絕大部分取樣點均超過200微克,接近標準上限(每立方米300微克)。以日出康城為例,最高達252微克。若以該結果與政府計劃明年收緊的空氣質素指標(200微克)比較,大部分地點的二氧化氮濃度均超標。結果亦顯示,政府日後在將軍澳規劃大型基建工程,要符合新的空氣質素指標,難度會大大提高。二氧化氮主要來自汽車排放。
2020年竣工 紓將隧擠塞
土木署指出,目前將軍澳隧道在繁忙時間已出現擠塞,去年11月平均每日行車量已達8.6萬架次,超出7.8萬的設計容量一成,預料2020年行車量會超出設計容量四成,隧道往九龍方向的車龍會長達2.9公里,新連接路可紓緩交通擠塞。
多項基建動工區議員恐加劇污染
西貢區議員陳繼偉表示,每日早上約8至9時將軍澳隧道口車龍延至新都城,容量明顯不足。他指出,將軍澳至藍田隧道工程一拖再拖,擔心未來數年市區會有多項大型基建動工,包括西九龍、安達臣道及啟德等,到將軍澳堆填區卸置建築廢料的泥頭車數量亦會大增,到時連接路未完工,這些車輛便會駛經將軍澳市中心,加劇空氣污染。
政府預料,將軍澳至藍田隧道及跨灣大橋兩項工程都會在2016年動工,2020年完成,屆時除可紓緩將軍澳隧道擠塞,亦縮短行車時間,政府預計由將軍澳駛到油麻地,車程會由現時的35分鐘減至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