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將軍澳藍田隧道 擬填海3公頃


【明報專訊】為改善將軍澳隧道擠塞,政府建議耗資約98億元興建全長約6公里的公路、隧道及跨灣大橋,連接將軍澳及藍田。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環評顯示,為興建高架橋連接將軍澳市中心,需要填海3公頃,另外要臨時填海19公頃,竣工後會還原。政府指出,選線方案已避開具保育價值的海洋生物,如菲律賓枝牙鰕公虎魚及星點多紀魨等,施工期間亦會安裝隔泥網避免影響附近的珊瑚群落。
臨時填海19頃 竣工後還原
長1.8公里的將軍澳跨灣大橋,以高架橋為主,環評報告指出,大橋運作階段會產生額外交通流量,增加汽車廢氣排放,由於顧問使用現時空氣質素指標去評估工程對空氣質素的影響,故認為可以達標。
本報翻查環評報告,顯示高架橋運作階段的二氧化氮1小時平均濃度,絕大部分取樣點均超過200微克,接近標準上限(每立方米300微克)。以日出康城為例,最高達252微克。若以該結果與政府計劃明年收緊的空氣質素指標(200微克)比較,大部分地點的二氧化氮濃度均超標。結果亦顯示,政府日後在將軍澳規劃大型基建工程,要符合新的空氣質素指標,難度會大大提高。二氧化氮主要來自汽車排放。
2020年竣工 紓將隧擠塞
土木署指出,目前將軍澳隧道在繁忙時間已出現擠塞,去年11月平均每日行車量已達8.6萬架次,超出7.8萬的設計容量一成,預料2020年行車量會超出設計容量四成,隧道往九龍方向的車龍會長達2.9公里,新連接路可紓緩交通擠塞。
多項基建動工區議員恐加劇污染
西貢區議員陳繼偉表示,每日早上約8至9時將軍澳隧道口車龍延至新都城,容量明顯不足。他指出,將軍澳至藍田隧道工程一拖再拖,擔心未來數年市區會有多項大型基建動工,包括西九龍、安達臣道及啟德等,到將軍澳堆填區卸置建築廢料的泥頭車數量亦會大增,到時連接路未完工,這些車輛便會駛經將軍澳市中心,加劇空氣污染。
政府預料,將軍澳至藍田隧道及跨灣大橋兩項工程都會在2016年動工,2020年完成,屆時除可紓緩將軍澳隧道擠塞,亦縮短行車時間,政府預計由將軍澳駛到油麻地,車程會由現時的35分鐘減至15分鐘。

2013年3月30日星期六

杜拜轉機港男疑染新沙士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又多一宗新沙士懷疑個案。一名有長期病患,曾在本月十八日及二十六日與妻子前往意大利的五十五歲男子,經杜拜轉機回港後,前日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徵狀,昨入住聯合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病人的肺部X光檢查屬正常,已抽取呼吸道樣本進行化驗,他的妻子無病徵。
  港大微生物學系研究則發現,新沙士病毒除可入侵肺、肝、大腸等,更會攻陷患者腎臟,或致急性腎衰竭,攻勢又比○三年沙士更快、範圍更廣。研究又發現豬和白兔的細胞都能受感染,病毒洗牌和變種機率較○三年沙士大。研究人員之一的港大微生物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福和擔心,現時或是新沙士病毒醞釀變化期,未來或會變種人傳人。
  港大微生物學系去年底獲荷蘭科學家Dr Fouchier提供新沙士病毒樣本,經過近三個月在十四組人類不同器官的細胞綫(cell line)進行試管實驗,結果發現包括下呼吸道、大腸、肝、腎和免疫系統等十組樣本的病毒量明顯增加,其中六組樣本更在三日內出現細胞病變效應(CPE),顯示新沙士病毒能攻陷的器官範圍比○三年沙士更大、更猛烈。
  陳福和指○三年沙士主要攻擊患者肺部,雖然有部分患者出現急性腎衰竭,但比例少於一成人,今次新沙士全球病例中,卻逾三分一人有急性腎衰竭,與今次研究結果脗合。
  研究亦發現,新沙士病毒造成破壞的速度,亦較○三年沙士快,短短三日「見效」,「○三年沙士病毒要種三至五日,甚至要一星期以上先見到細胞綫受感染,今次三日內就見到破壞,例如上呼吸道組織出現一個個核胞,是不正常的表徵。」但病毒在人體實際破壞情況,仍要視乎病毒數量和個人體質。研究團隊又發現,新沙士病毒除能像○三年沙士般感染蝙蝠、猴子及果子狸外,更可感染豬和白兔細胞綫,令洗牌機率大增。
  陳福和警告,病毒感染媒介增多,病毒洗牌機率和變種機率大增,追蹤感染源頭更困難。他擔心病毒正處醞釀期,如在動物身上洗牌,令傳播性及毒性增強,或會造成大規模爆發。研究團隊目前正研究抗病毒藥物及病毒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新沙士去年爆發至今,全球共十七人確診感染,死亡率近六成半。

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

KitKat朱古力含塑膠 八國回收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雀巢公司生產的KitKat朱古力,有四款口味被發現含有塑膠成分。雀巢已經在新加坡、英國、德國、瑞士、菲律賓、加拿大、奧地利、馬耳他這八個國家展開回收行動。
  被揭發含有塑膠成分的KitKat朱古力包括四種口味,分別是花生醬、榛子、焦糖和朱古力軟糖。雀巢同時也回收「Kit Kat Chunky Collection Giant Egg」復活蛋系列朱古力。
  據悉,塑膠源頭是保加利亞一座廠房內從朱古力鑄模脫落的塑膠材料。英國迄今已有至少七名消費者作出投訴,指食用的KitKat朱古力有塑膠。
  但雀巢強調,並無收到有消費者進食後不適的報告。公司指有數以萬計產品受到今次回收行動影響,但僅佔整體產品數量的少數。

未來手機彈氣袋防跌爛 蘋果亞馬遜申新專利


【明報專訊】現時智能手機大多採用大型屏幕,不少人都試過手機摔下時屏幕爆裂的痛苦經歷。美國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公司近期獲批新專利,未來手機在感應即將跌落地上時,能自動啟動減輕損害功能,包括改變重心、噴氣和彈出氣袋等的保護裝置,令各位「大頭蝦」可以減少損失。
蘋果耳機線防鬆脫
據美國專利及商標辦公室的資料顯示,蘋果申請針對電子產品屏幕保護的專利已經獲批。該項裝置把感應器與處理器聯繫起來,當測知手機即將跌到地上時,置於手機內的重物會移動,以調整手機的重心,讓手機以較安全的方式下墜,避免屏幕被摔壞,而手機的重要部分如處理器等亦可保無恙。蘋果其他申請的專利包括增加耳機線的抓着力,能減少鬆脫的情况,減慢手機跌速。另外,該專利亦提及可在電子產品加設一個包裝,能局部包裹處理器和感應器。該項發明除了可在手機上應用外,還能用於平板電腦等擁有處理器的電子產品。
亞馬遜總裁貝索斯(Jeff Bezos)去年亦申請類似專利,早前成功獲批,當中包括在手機內安裝速度感應器,若手機下降速度太快,將觸發手機內的微型氣袋彈出以作撞擊緩衝。專利亦包括其他避免撞擊的裝置,包括手機能噴出氣體以減慢跌勢、以彈簧代替氣袋保護手機,或以激光測距儀代替速度感應器等(令手機能夠準確測出離地距離)。由於亞馬遜副總裁哈特(Greg Heart)為上述專利的持有人,故一般相信這些專利屬亞馬遜的自家項目。不過,科技網誌Geek.com指出,亞馬遜的專利僅是「利誘專利」,希望有人對其專利的意念有興趣,從中賺得經費。
氣袋被質疑難還原
有人質疑亞馬遜的專利並未解答保護裝置使用後能如何還原。以手機氣袋為例,有如汽車的安全氣袋,理論上只能用一次,若然用家要在手機每次墜地後更換氣袋,將要花費太多時間和金錢,以彈簧替代,似乎更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