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

林泉忠﹕從中印較量看美國的算盤

(明報)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05:05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06/4/fij1.html

【明報專訊】因在首次的中國行處處表現低姿態,並拉抬中國而備受美國 傳媒批評的奧巴馬 ,才剛回到白宮,就轉以隆重而高調的姿態歡迎到訪的第一位國賓——印度 總理辛格。奧巴馬刻意展示「中印平衡」,其意圖顯然不僅是為了安撫質疑奧巴馬倒向中國的美國傳媒,或擔憂美國「重華輕日」的日本 ,更是為了撫慰連日來妒火高騰的印度。

自從奧巴馬啓程往亞洲訪問後,印度傳媒的疑慮日益增多,這些不滿包括奧巴馬將印度排除在首次亞洲行之外、奧巴馬在東京 發表的第一份亞洲政策演說隻字未提印度,以及在與胡錦濤 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奧巴馬歡迎中國介入南亞事務等。

奧巴馬拉攏印度「平衡」中國



奧巴馬提倡「對話」、「多邊」的思維,顯然異於布殊 的 「遏制」、「單邊」戰略。然而,儘管奧巴馬願意理性看待中國的崛起,並非意味著對中國在地緣政治上日趨膨脹的影響力無動於中。奧巴馬固然清楚由共產黨執政 的中國不可能成為美國真正的朋友,因此坐視中國在亞洲獨大並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基於此現實考量,表面樂見中國崛起,暗地尋求牽制中國的第3股力量,將 成為奧巴馬亞洲戰略的方向。這次高調歡迎辛格,透過拉攏印度,讓印度成為亞洲區域內「平衡」中國的主要力量,正突顯了此一戰略的意義。

誠然,奧巴馬這次拉抬印度並非只停留在華麗的國宴,以及定位美印在安全問題上的「天然盟友」關係。除了在反恐、暖化等議題上雙方已達成共識外,還有許多不可忽視的實質內容,包括奧巴馬允諾會完成民用核能合作協議,並將對印度發電廠市場投資1500億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奧巴馬也已答應向印度提供價值達18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同時實質上承認了印度擁有核武的地位。其實,最近美印雙方在軍事上的合作日趨緊密,兩國軍隊還在10月首次聯合舉行了軍事演習。

奧巴馬玩「中印平衡」遊戲的另一個著力點,是利用中印之間的矛盾。兩國關係的裂痕可追溯到1962年雙方因領土紛爭而交戰,其後中國積極拉攏巴基斯 坦,制衡印度遂成為中巴在戰略上合作關係的基石。喀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議一直是印巴衝突的火種,雖然中國一向表明印巴經由談判解決紛爭,不過美國也清楚中 國在軍事與經濟上大力支持巴基斯坦。

印度整體國力不敵中國

就在辛格抵達華盛頓 的翌日,新華社 報 道了由中國設計、中巴共同生產的首架新一代輕型戰機「梟龍」已經成功生產,並將在2015年以前製造至少150架同類戰機。另外,中巴正在商談建「鐵路走 廊」連接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以及一條與之並行的輸油管道。一旦建成,中國將不再需要依賴馬六甲海峽也能從中東運來石油,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 要意義。中巴之間的這些舉動,不僅高度刺激了印度的敏感神經,也成為奧巴馬拉攏印度的近因。

另一方面,雖然印度的人口與中國相若,也各自擁有核武,然而整體國力卻不敵中國。事實上,去年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對美國的出口 總額更達不到中國的一成。此外,中國還握有8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以及約2萬億的美元資產。其實,從奧巴馬訪華時印度媒體的緊張與奧巴馬款待辛格時中 國的自若,也不難窺視出未來中印較量的走向。

印度是否有足夠實力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有效力量,還有待觀察。

作者是哈佛 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 傅爾布萊特學者